和记h188娱乐怡情

央行、银保监会重要发声 划定2020年金融工作重点任务 稳妥处置突出风险点

日期:2019-12-18 15:56:00 来源: 浏览次数:0   字号:[ ]  視力保護色:

12月13日,央行、銀保監會分別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兩大監管部門均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明確2020年做好金融工作的重點方向,其中,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對外開放是雙方均提到的相同任務。 

央行黨委擴大會議指出,做好2020年的金融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必須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爲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爲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圓滿收官,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多舉措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

央行會議強調,做好2020年的金融工作,一方面,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加強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注重以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降低民營小微企業社會融資成本,提高貨幣政策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改善信貸結構,加大金融對制造業和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建立較爲完善的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制度體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統籌做好房地産金融調控。全力做好金融支持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工作。

銀保監會會議也有類似表述。

銀保監會指出,要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改進和完善小微和民營企業服務,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發揮開發性、政策性和商業性金融機構的作用,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工程。優化信貸供給結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重,支持科技創新、先進制造。聚焦扶貧、養老、健康、醫療等金融服務薄弱環節,調動各類金融資源,支持消費升級和民生改善。

 

從上述兩方表態可以看到以下要點:

一是貨幣政策從“松緊適度”到“靈活適度”,以及加強逆周期調節,意味2020明年有望延續穩健貨幣政策邊際放松的趨勢,流動性將保持合理充裕;

二是央行、銀保監會均提到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進一步降低民營小微企業社會融資成本,不少分析認爲,明年降准、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等降息舉措依然有空間,同時,監管部門也會對銀行高息攬儲、假結構存款等行爲加強監管,從而推動銀行負債端成本進一步下降,進而帶動LPR報價和實際貸款利率的進一步走低。

三是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大制造業貸款投放力度,助力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央行、銀保監會均提出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銀保監會甚至“點名”要支持科技創新、先進制造,聚焦扶貧、養老、健康、醫療等金融服務薄弱環節。對于房地産融資,則延續“房住不炒”,統籌做好房地産金融調控的基調。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依然很重要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官方新聞通稿中,三大攻堅戰的表述順序較之前有較大調整,曾經作爲三大攻堅戰之首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被放在最後一位。從會議對金融風險的判斷看,決策層認爲當前的金融風險總體可控,“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同時,對控制杠杆率的要求也有所弱化,提出“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並未提及結構性去杠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防風險表述的調整,引發市場諸多猜測,有觀點將此解讀爲明年宏觀政策穩字當頭,金融防風險的緊迫性有所弱化。不過,從央行、銀保監會的具體部署看,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依然是明年金融工作的一大重點,且兩大部門還就明年需防範的重點金融風險都有具體“點名”部署。

央行表示,要鞏固攻堅戰前期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穩金融、穩預期。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穩妥處置突出金融風險點,壓實各方責任,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金融風險底線。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統籌做好金融基礎設施、金融控股公司、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加快補齊制度短板,完善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從治標逐步向治本過渡。

 

究竟何爲“突出金融風險點”?盡管央行沒有具體展開,但銀保監會的會議透露了幾個明年會重點的領域: 

1、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壓實各方責任,穩妥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

2、續加大不良資産核銷力度,對影子銀行業務進行一致性、穿透式、全覆蓋監管,堅決清理整頓各類假創新、僞創新。

3、分類處置重點金融控股集團風險。

4、完善房地産融資統計和監測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規行爲。

5、持續推進網絡借貸等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堅決遏制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高發勢頭。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三大攻堅戰順序的改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不再放在首位,未必意味著金融風險大大降低,因爲在經濟增速下行的過程中,風險仍會不斷釋放出來。對于如何處置或應對風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壓實各方責任”,也就是說要實行“承包制”,以防範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城商行和農信社改革明年或有“大動作”

2020年不僅實體經濟領域會深化改革開放,金融體系也會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尤其是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2020年優化金融體系結構依然是重頭戲,特別是城商行和農信社改革有望成爲著力點。

央行會議指出,落實好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優化金融體系結構,深化中小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改革。通過創新資本工具等多種渠道,進一步補充中小銀行資本,提高中小銀行放貸能力。加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金融業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

銀保監會也提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産品體系。深化城商行和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推動信托、理財、養老保險等行業轉型發展,引導保險公司、資産管理公司回歸本源。優化銀行保險機構的股權結構,強化關聯交易監管,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加快科技賦能,加強監管科技建設。推動已發布的對外開放措施盡快落地,進一步推進更高水平開放。

 

可以看出,兩大部門在深化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一致提到了兩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金融體系結構改革,聚焦中小銀行和農信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沈,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引導保險公司回歸保障功能等。

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金融委第九次會議就對究竟該如何深化中小銀行改革釋放過重要政策信號。會議指出,要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健全適應中小銀行特點的公司治理結構和風險內控體系,從根源上解決中小銀行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激發內生動力充分結合起來,注意中央與地方、政府與市場的分工,理順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要壓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和金融管理部門監管責任,完善銀行補充資本的市場環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體制機制。當前要重點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優化資本結構,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抵禦風險的能力。要注意推廣一些中小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改進中小銀行的商業模式。

二是加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預計監管科技建設將有更大投入,以提升監管手段的不斷創新能力


?
關閉